【【記者走基層】一顆脆李的“品質突圍”
發布時間:2025-07-21 15:46:08 來源:人人長壽客戶端
新聞摘要:
高山生態種植鑄就“黃金李” (1)

眼下,在葛蘭鎮灣丘村竹籬笆家庭農場,一顆顆翠綠透亮的巫山脆李掛滿枝頭,像極了晶瑩的綠瑪瑙。

當市場上普通李子的價格在“4元至8元區”徘徊時,農場主甘德才的巫山脆李價格卻穩穩站在“15元高地”,還引得游客排隊爭相采摘。這里的巫山脆李憑什么贏得消費者青睞?7月17日,記者帶著疑問前往農場一探究竟。

高山生態種植鑄就“黃金李” (2)

優選良種

筑牢品質根基

走進海拔700多米的灣丘村,山風裹挾著果香撲面而來,甘德才的30畝李子林就在這片云霧繚繞的山腰上。

大學畢業后,甘德才在大城市打拼了20年,始終對家鄉充滿無限眷戀。2018年,他帶著積蓄回鄉,從零開始學習李子種植技術。

“現代農業不是拼產量,而是拼品質和品牌。”農場主甘德才伸出布滿老繭的手指說道,“我打造果園就認準三個堅持,即堅持選育良種、堅持高海拔種植、堅持生態種植與品質至上。”

高山生態種植鑄就“黃金李” (5)

“種好李子要從選好苗開始。”甘德才撫摸著碗口粗壯的果樹介紹說,返鄉之初,跑遍重慶、四川等地考察,為找到最合適的品種,試種了10余個品種,最終選定巫山脆李。

“巫山脆李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果型端正、脆甜多汁,市場認可度高。”甘德才特地從巫山引進優質嫁接苗,雖然每株價格比普通苗貴3倍,但保證了品種純正和成活率。

“這里海拔高,晝夜溫差大,日照充足,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讓李子糖分積累更充分,果肉更加脆甜多汁。”甘德才介紹,高海拔種植不僅減少病蟲害,還延長李子的生長周期,風味更濃郁。

高山生態種植鑄就“黃金李” (3)

生態培育

種出放心好果

與傳統果園不同,竹籬笆農場全程采用生態種植模式。甘德才將自家養殖的禽畜糞便發酵成有機肥,替代化學肥料;通過人工除草、物理防蟲等方式最大程度減少農藥使用。

李子林里,一群土雞在李樹下巡邏。“這可是我們的'生物除草機’。”甘德才抓起一把散發著醇香的褐色肥料,“雞糞羊糞發酵的‘營養餐’,比化肥金貴多了。”為了防蟲,他還給每棵樹穿上“防蟲裙”(粘蟲板),掛上“小燈籠”(誘蟲燈)。雖然每畝要多花幾百元,但換來“可以帶皮吃”的安全果。

高山生態種植鑄就“黃金李” (4)

“我們專門開車過來,這里的李子不打農藥,吃著特別放心。雖然貴點,但值得!”正在采摘的王先生邊摘邊說,不一會兒,籃子已裝滿李子。

在農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,甘德才用“生態溢價”證明了優質優價的市場規律。在甘德才的農場里,每個細節都在講述一個道理:當農業遇上匠心,“土疙瘩”也能變“金元寶”。記者 李輝 曾啟國

人人長壽
掃描二維碼下載客戶端
微信公眾號
長壽手機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