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普之窗】別再做了!這些生活小習慣,可能在幫癌癥埋雷……
發布時間:2025-09-18 18:41:07 來源:人人長壽客戶端
新聞摘要:

“剩這么多菜,明天熱熱還能吃”
      “簡單炒個小菜,我就不開油煙機了”
      “這蘋果就爛了一點,削了照樣吃”

生活中
       你是不是也有這些小習慣?
     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
      這些小習慣到底藏著多少健康雷區!

剩菜反復存冰箱

蔬菜尤其是綠葉菜,在反復冷藏、加熱過程中,會產生較多亞硝酸鹽。雖然亞硝酸鹽本身不是直接致癌物,但在胃酸作用下,可能與胺類物質反應,生成強致癌物——亞硝胺。偶爾吃問題不大,但若長期食用,尤其是隔夜綠葉菜、涼拌菜、海鮮等,風險不容小覷。

為了家人健康,要做到寧少勿剩,當餐吃完,尤其是綠葉菜、涼拌菜和海鮮,肉類剩菜避免隔夜。就算必不得已剩下,密封冷藏時間要≤2天,食用前必須注意是否已變質。

油湯拌飯擦鍋底

很多人炒完菜后,會用米飯把鍋里的油渣“擦干凈”吃掉,覺得這樣不浪費。還有人把菜湯拌飯、拌面當成“美味”。其實這樣做不僅攝入了更多油脂和鹽分,也在無形中增加了主食量。長此以往,高油高碳水的飲食結構,極易誘發肥胖和高血脂。

珍惜健康遠勝于珍惜“油水”!建議每人每日攝入食用油限25~30克(約白酒杯小半杯),少吃菜湯拌飯、不用主食“擦鍋”。

油煙彌漫不開機

你以為只有吸煙傷肺?大錯特錯!廚房里的油煙也是危害肺部健康的隱藏殺手。廚房油煙含有醛、酮、酸等有害物質,長期接觸,輕則出現食欲不振、頭暈惡心,嚴重的甚至還會頭痛、胸悶、耳鳴,而長期吸入廚房油煙中的苯并芘、DNP(二硝基苯酚)等致癌物,會增加罹患肺癌風險。

使用抽油煙機時應遵循早開晚關的原則,即在做飯產生油煙之前,就打開油煙機,炒完菜后讓抽油煙機再運行3~5分鐘。烹飪時,盡量不要處在全封閉環境,把廚房的窗戶打開,促進空氣流通。

霉變切塊繼續吃

食物一旦發霉,其產生的黃曲霉毒素、展青霉毒素等強致癌物,會像樹根一樣在食物內部擴散!即使已經剔除了肉眼可見的發霉部分,這些毒素卻可能已經在食物內部廣泛擴散。其中,黃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,如果長期攝入,雖然量不多,但會持續損傷你的肝細胞DNA,從而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。

為了保護我們的肝臟,從拒絕“毒從口入”開始。遵從少量多次買的原則,減少囤積腐敗。儲存也要合理科學,果蔬冷藏,糧油避光。發現發霉或異味,也需果斷丟棄。

久坐不動懶起身

中國腫瘤登記數據顯示:20-34歲年輕腸癌患者中,久坐以及肥胖的風險較常人高3.1倍。久坐雖非直接致癌因素,但是腸癌不可忽視的風險放大器。當你長期久坐,你的結腸蠕動頻率會降低30%,腸道中代謝物滯留過久,長時間積累可能會誘發結直腸癌。我們發現運動時肌肉收縮釋放的鳶尾素,可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增殖。

建議久坐族每坐30-45分鐘,就盡量離開座位活動5-10分鐘,避免長期坐著。飯后散步、地鐵提前一站下、在辦公室走兩圈……動起來,不僅清腸,更能提神。

年檢拖延躲醫院

我們常說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那是由于很多癌癥在早期是“悄無聲息”的,比如乳腺癌早期可能為無痛性乳房腫塊;結直腸癌早期部分患者可能只是排便習慣的改變而非特異性的癥狀。而當你身體已明顯不對勁兒時,往往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

因此,無論多忙,每年一次基礎體檢很有必要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也要控制鹽的攝入,可以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。同時也要注意休息,避免熬夜、勞累,避免抽煙、喝酒,還要保持愉悅的心情,避免過度緊張和壓力過大。記者 張申欣/整理

人人長壽
掃描二維碼下載客戶端
微信公眾號
長壽手機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