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9月23日,龍河鎮永興村文華明家的院壩里炊煙裊裊,人聲鼎沸。永興村“禮遠”志愿服務隊正在這里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“打糍粑慶豐收,品月餅話團圓,迎中秋國慶”活動。 隊員們從公益服務的“奉獻者”變身為豐收慶典的“主人公”,與村里的干部群眾共慶豐收、喜迎佳節。

早上7點過,在院壩一側,75歲的文華明和70歲的白木全正指揮志愿者揮動手中的竹棒,有節奏地捶打著石臼中蒸熟的糯米。他們是服務隊中令人感動的“送水兄弟”,在去年連續40多天的酷熱中,每日奔波上百公里山路為村民送水。
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,不一會兒,綿軟有彈性的糍粑打成,志愿者熟練地將糍粑分成小塊,裹上黃豆粉和白糖,分給現場的每個人。

另一邊,李天淑、王義均、岳中蘭、李心淑帶領姐妹支起油鍋,將提前準備好的發面切成小段,挽起袖子開始搓麻花。通過拉條、揉搓、造型,面塊被搓成各種各樣的麻花形狀,被輕輕放入滾燙的油鍋中。很快,一根根金黃酥脆的麻花就呈現在面前。
現場,品嘗麻花的“嘣嘣”響聲和志愿者的歡聲笑語交交織在一起,節日氣氛濃厚。

美食制作間隙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顆粒歸倉”競賽開始。桌上的盤子里裝著今年豐收的玉米,大家用筷子比誰夾取的玉米多,優勝者獲得月餅作為獎品。


臨近中午,志愿者從家里帶來的食材,通過巧手加工,變成桌上令人饞涎欲滴的河水豆花、酸菜魚、跑山雞肉……大家圍坐在一起,分享美食,交流種植經驗和生活趣事。

“大家共同舉杯,為祖國的繁榮,為又一次團圓,為我們迎來又一個豐收年,干杯!”志愿隊發起人曹禮遠回憶起隊伍2013年成立以來的點點滴滴,感謝隊員們長期并肩奉獻在志愿服務一線。

飯后,隊員們還上演了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。大家跳起了歡樂舞,唱起了動情的歌,打起歌頌新生活的快板,贊美著新時代,贊美著幸福生活。特約記者 王亞明